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休闲

她写了一首诗,讲述荔枝红的故事 叫荔枝红我们只等一人这一人

发布时间:2025-05-15 00:08:34 作者:sksd 点击:1 【 字体:

她写了一首诗,写首讲述荔枝红的诗讲述荔事故事_南方+_南方plus

《荔枝红》

——陈会玲

我们只有一季

这一季,叫荔枝红

我们只等一人

这一人,诗讲述荔事去了远方

那一年,枝红朝霞染红了果园

丰收的荔枝啊

带来欢乐,也伴着心伤

娇贵的果实失去颜色

父亲砍伐荔枝树

他低头站在一旁

这看不到头的艰辛

值得重复吗?

被土地左右的人生

是幸福的吗?

远方的梦想

凝视着眼前的一切

他有着辽阔的心

他有着青春的信念

他离开的愿望那么大

他离开的步伐却又依恋

是秦朝吹来的夏风吧

每一片树叶都在等待

回来吧!回来吧!

在这绿绿红红的荔枝林

如今的甜蜜可能不一样

是汉代飞来的鸟儿吧

每一条树枝都在歌唱

回来吧!回来吧!

在这绿绿红红的荔枝林

如今的甜蜜真的不一样

你看啊!夕阳下

一个人,慢慢地走回故乡

他又爱上了这红红的果实

他又接受了这命运的果实

为那荔枝树下的理想

为那默默泪流的别离

为那不是梦境的幸福

你看啊!夕阳下

一个人,慢慢地走回故乡


二十多年前,诗人陈会玲写下一篇关于荔枝与荔农的小说。如今她又写了一首关于荔枝的诗歌,并将谱写成歌。自古诗乐不分家,在这首诗歌中,跳跃的画面、直白的叙述、民谣的风格……以朴素的情怀,写出了荔枝历经跌宕,如今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荔枝之于陈会玲,是甜蜜多汁的水果,是观察生活的对象之一。她说,“农民的苦都是相通的。我对荔枝的关注,就像一位老农关心收成,卖荔枝是年年需要操心的事。荔枝产业好,荔农的生活才好。”

又一个荔枝季来临。在被吴添乐等新农人返乡种荔枝的故事打动之后,陈会玲想从旁观者的角度,以诗歌的方式,讲述荔枝故事,呈现这些年来产业的发展变化。

荔枝渐红,又一个荔枝季来了。

荔枝渐红,又一个荔枝季来了。

当荔枝红时,文学里的岭南便有了真实呈现。红红绿绿的荔枝林,吹进了秦朝的夏风,飞来了汉代的鸟儿,每一根枝条都在歌唱。陈会玲来自粤北,上世纪90年代来广州读大学,第一次吃上新鲜的荔枝,“那味道自不必说。夏季里看到满大街都是挑箩筐卖荔枝的‘走鬼’,这才是真正的岭南。”

她曾到广州从化探寻“荔枝皇”古树。“没结果的荔枝林是绿色的,对从小在农村钻林子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站在山顶往下看,一丛丛一簇簇,还是会被宏大的场面所震撼。”

古诗词里的荔枝,带给读者的都是美好的描写和感受。但在陈会玲看来,如若只有荔枝的甜,只有荔枝诗歌的美,那必定是不完整的。

关于荔枝烂市的印象始于大学时期。一位写诗的师兄来自“荔乡”茂名,向她讲起过荔枝不好卖,当地农民都在砍伐荔枝树。专业课上,荔枝被当作市场经济的典型,价格高就扩种,价格低就烂市。2000年时她参加一个荔枝主题征文,写的便是荔枝烂市:父亲要砍荔枝树,而懂事的男孩则把家乡的荔枝带到广州“走鬼”。“父子关于荔枝的矛盾,其中便夹杂着荔枝对于荔人的意义和情感。”

在她看来,果贱伤农是市场带给荔农的沉重一击,荔农砍树则是类似于自毁的无力反击。“我眼前浮现出荔农挥起斧头砍树的画面,其实,我当时还没见过真正的荔枝树,但不妨碍我去想象。也许是我对生命中的痛感特别敏感,一直忘不了这事。”

陈会玲书写岭南风物,农产品为其一。

陈会玲书写岭南风物,农产品为其一。

这首诗歌的创作水到渠成。“荔枝靠天吃饭,也靠市场吃饭。从事农业的人,往往也是被土地左右的人。”陈会玲说,传统农业并非田园诗歌,更多的是辛苦,以及不对等的付出与回报。包括吴添乐在内,亲历其中的荔农子女大多首先选择跳出农门,摆脱荔枝行业,但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这一点触动了我记忆里的那根弦。既然一代人的记忆里都有这个,那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在农业媒体工作的这二十年来,陈会玲对乡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体悟。她曾看到荔枝面临销售、保鲜等困难,如何破题困扰行业多年。“荔枝走不出当地,荔农被动等待上门收购,卖不出去就像牛奶倒进水里。”

“这是一颗命运的果实,也是一颗打破命运的果实。”在她的观察中,新农人返乡种荔枝,依靠的是曾经的甜蜜记忆和家乡呼唤,更是荔枝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不再是望不到头的艰辛。“荔枝行业从无望到有望,过程是波折的,新农人返乡,是心甘情愿的,但更希望是得偿所愿的。”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诗歌,我希望以个人叙事带动群体叙事和时代叙事,写下属于一群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陈会玲说。

年少时,陈会玲长期跟着母亲干农活,跳出农门是最大的心愿。如今心愿达成,但农家子女对农事农物有着天然的情感,加之工作性质使然,她长期为广东农产品写诗、撰文、制作短视频和微电影。不仅荔枝,还有广东丝苗米、德庆贡柑、英德红茶……她欣然地把这些诗歌收录在个人诗集《断弦音》里。

作为旁观者,陈会玲愈发清晰地看到,郁郁葱葱的古荔林内,等来了一群群新农人。他们重返荔乡,又接受了这红红的果实,又接受了这命运的果实。而对她自己来说,不论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亦或是工作需要,人生早已与荔枝等农产品交织在一起。

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内,荔枝古树郁郁葱葱。

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内,荔枝古树郁郁葱葱。

【作者】张植宏

【图片】吴秒衡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宿州: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宿州: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市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 ...

2024年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

2024年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
2024年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正式启动_南方+_南方plus7月23日,2024年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在珠海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启动,利用品牌叠加效应,持续为自然教育赋能。活动当天,以“奇妙的植物王国”为主题 ...

一口解暑!连州水晶梨走进广佛清三城社区

一口解暑!连州水晶梨走进广佛清三城社区
一口解暑!连州水晶梨走进广佛清三城社区_南方+_南方plus盛夏七月,梨果飘香。地处广东省西北部、小北江上游的连州,此时到处都充满着水晶梨的清香,晶莹光亮的水晶梨挂满枝头、压弯树枝,各果园果场内一片繁 ...

寻找热爱“村播”的你!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火热报名中

寻找热爱“村播”的你!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火热报名中
寻找热爱“村播”的你!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火热报名中_南方+_南方plus“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推介,带旺家乡的特产。”“我的直播是表达一种乡村生活方式,一种慢下来的态度。”“我有信心,最后能问鼎 ...

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发布:上海、杭州居首,哈尔滨、扬州、淄博进入全国前十|快讯

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发布:上海、杭州居首,哈尔滨、扬州、淄博进入全国前十|快讯
摘要: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显示,上海位居榜首,杭州位列第二,北京、哈尔滨、扬州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海口、广州、淄博、南京和深圳进入前十位。 ...

上半年再告捷!广东农产品如何弄潮出海?

上半年再告捷!广东农产品如何弄潮出海?
上半年再告捷!广东农产品如何弄潮出海?_南方+_南方plus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7月25日发布的数据,1月-6月,广东农产品出口632.2亿元,同比增长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区域全面经 ...

评论丨农事运动会:一场农民的盛会、新农人风采展现的盛会、城乡双向奔赴的盛会

评论丨农事运动会:一场农民的盛会、新农人风采展现的盛会、城乡双向奔赴的盛会
评论丨农事运动会:一场农民的盛会、新农人风采展现的盛会、城乡双向奔赴的盛会_南方+_南方plus广东省农事运动会火了,周末两天5场农事活动,场场都成为热搜话题。青瓦村屋旁、乡土大地上,来自广东各地的城 ...

守护千里红树林,构建南粤沿海“绿堤”

守护千里红树林,构建南粤沿海“绿堤”
守护千里红树林,构建南粤沿海“绿堤”| 绿美热榜_南方+_南方plus广东省2024年广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正式启动,百场活动等你来!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当天,由广东省林业局主办的20 ...

我市各地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我市各地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今天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市各地围绕“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市民消费安全意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天上午, ...

在杏花村追风!广东农事定向大赛打造乡村“第二课堂”

在杏花村追风!广东农事定向大赛打造乡村“第二课堂”
在杏花村追风!广东农事定向大赛打造乡村“第二课堂”_南方+_南方plus戴上打卡器,古朴的岭南回字型大屋成为赛事标识,阵阵清香的杏花村稻田成为关键完赛点,上世纪的历史片段渲染着“寻宝”挑战的氛围,一场 ...

暑期出游正当时,广东县域靠什么“聚人气”?

暑期出游正当时,广东县域靠什么“聚人气”?
暑期出游正当时,广东县域靠什么“聚人气”?_南方+_南方plus正值暑假,广东各地抢抓消费“窗口期”,燃起“请到广东过暑假”的热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7月至9月份多轮向公众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 ...

西牛麻竹笋副产品亮相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

西牛麻竹笋副产品亮相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
西牛麻竹笋副产品亮相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_南方+_南方plus7月20日, 全国首个农事IP活动——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在茂名高州开幕。在现场开设的农事集市上,由西牛麻竹笋副产 ...
返回顶部